close

「咖啡王子一號店」對我來說,原本只是部「聽說很好看」的韓劇,並沒什麼觀看的動力,因為韓劇的劇情對我來說一直太刻意與公式化,即使有幾齣還算欣賞而能勉強看完的,如「大長今」(後半段我還是快轉看完的,因為劇中人後來拼命回憶過去片段,浪費我的時間),可是韓劇終究不是我的菜(所以那些紅翻天的甚麼宮啊浪漫滿屋的我都沒看過)。最近,直到兩位朋友大力推薦(其中一個還是泰國人,要看英文字幕的),我才開始利用每天的用餐時間,緩慢地趕進度,目前為止看到第八集(看幾集吃幾餐啊)。然而,緩慢的原因除了自制,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我想像中的好看。因此,既然我常常看到很抽離(還可以一邊看一邊煮飯),那就順便分析批判一下為什麼這部戲為什麼沒那麼吸引我吧~
首先,劇中的咖啡專業只有一點點,劇情主要著墨在男女主角互耍脾氣的互動(至少看到第八集為止是這樣的)。這種注重風花雪月的劇情挺不合我這種老人的胃口,如果每集能多介紹些煮咖啡的專業知識,對我這種味覺會帶動心跳感覺的觀眾,會覺得看這齣韓劇不是只有熱血青少年打打鬧鬧談戀愛,還可增長些知識呢。因此,目前為止,台版的「美味的關係」對我來說,都還比較好看耶(不過這部本來就拍得不錯)。
接下來,就是韓劇的某些公式,這齣戲依然可見痕跡。例如:尹恩惠某些發脾氣的演法很像「紅豆女之戀」的張娜拉;我相信這應該不是誰學誰的問題,而是大辣辣的韓國人生氣的演法可能就是這樣(問題是我不敢向我的韓國同學求證,因為我覺得這種問題背後帶著偏見與歧視,很容易讓人不舒服)。還有,韓國中年婦女的髮型都好像,這是一種「制服」,還是流行?另外,許多強調這齣戲是喜劇的梗都很刻意,像第一集中一些用集體的第三者來呈現一些情緒的表現手法,讓我覺得不自然。最後就是,尹恩惠裝男人實在是太漂亮了,一看就是女的,大家都瞎了嗎?
此外,有朋友在其網誌中提到「性別正義」這件事,我也有些想法。除了在韓國認同同性戀這件政治正確的事還有待努力之外,我覺得偶像劇的編劇如果歧視同性戀,這種行為跟學校老師認定同性戀需要看心理諮商的殺傷力一樣大,因為偶像劇跟學校都是建立性別認同的重要媒介。對那些懵懂無知、還在建立性別認同的小朋友而言,這樣的劇情很容易建立對同性戀的偏見(無論同性戀異性戀都是)。還有,不知道編劇有沒有想過,找個怪怪的人來演精神科醫生,其實也是把精神病汙名化:一個小片段可是同時貶低了兩種弱勢團體咧;況且,還同性戀吃藥就會好咧,這讓我想起在DC的spy museum看到一個解碼天才因為同性戀傾向被抓去強迫做賀爾蒙治療而自殺的故事。個人是覺得這種受歡迎的偶像劇,編劇其實是有社會責任的。
然後,雖然我還沒看完,劇情強調的價值觀還是顯而易見:赤子之心、熱血單純、個性可愛大於外表美麗、真愛至上,以及輕鬆沒壞人、與現實脫節的氛圍,果然是鎖定女性觀眾的偶像劇啊(儘管現實生活中大家還是先愛美女再說)。不過還是謝謝推薦這齣偶像劇給我的朋友,我想我應該還是比較喜歡血腥推理劇或生死鬥之流的真人實境秀吧(順便練英聽)。我看我是真的老了,而且字典裡依然沒有浪漫兩個字,呵呵。
最後,強烈建議各大影音網站增加快轉的功能,以符合資訊爆炸時代大眾對資訊汲取的速度需求!
全站熱搜